疫情爆发期,制造业稳增长压力大
截至2020年2月19日,根据实时数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74280例,疑似病例5248例,死亡人数2009例,治愈人数14520例。
全国防控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从1月31日开始,新增疑似病例开始趋势性下降,2月1日,新增疑似病例已经下降至5000以内。
但新冠疫情带来了2020年第一个超级黑天鹅,由于复工推迟、需求降低、PHEIC认定,疫情势必会对中国制造经济造成一定冲击。
据专家预计当前疫情短期内将对制造业产生两方面影响:
节后企业开工复工推迟,生产增速放缓,企业成本负担较重;
市场需求或将趋降
蝴蝶效应,制造业供应链断裂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半成品出口国,也是全球供应链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当疫情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的影响越大,其他地区遭受破坏的风险就也越大。自2005年以来,全球制造业半成品进口约20%来自中国工厂,外媒报道称,全球汽车行业及手机行业受疫情影响将尤为明显。
第二产业不再是国内最强主力,疫情间接影响程度可能较大
2019年中国第三产业占比已达到53.9%,超过第二产业39.0%;而在2003年,第二产业占比最高,为45.6%。
一般疫情最直接影响的是以餐饮、旅游、交通、零售为主的第三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原材料等供给不足方面,而第三产业传导而来的影响体现在需求量、订单量、生产模式等方面。
随着第三产业成为我国经济主力,本次疫情对制造业的间接影响程度比非典时期更强。
零部件、工程师难觅,手机品牌也陷窘境
印度是继中国后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生制造生产集群地,其长期依赖中国进口智能手机零部件如电池,显示面板和相机模块等,但现在中国的手机零件制造基地将面临生产中断的风险。台湾富士康及纬创集团是苹果、小米、一加、三星等手机品牌著名的代工厂,在大陆和印度均有生产基地,但目前两国的基地均面临手机配件短缺的风险……
以苹果手机为例,其供应链的全球生产据点约50%在中国。而富士康又是其主要的代工厂之一,此前iPhone最重要的生产据点—郑州富士康,原定于2月10号的开工日不得已再度推迟一周,预计复工率也尚且只能达到40%-60%。据分析人士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的苹果手机出货量将因新产品生产、延期交付等因素而下降10%。 正如资深行业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所说:“供应链完全不会受到疫情干扰是不可能的,如果原材料、制造、组装、测试和运输方面出现重大问题,生产就会中断。” 而海外技术人员被限制旅行同时也是另一个担忧点。CNBC报道称,大部分国际技术团队将中国视为产品生产制造首选地,但由于疫情的爆发,大多数公司会限制技术工程师前往中国从而也影响了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最终影响产业链断裂。
自动化水平不同,制造业的抗击打和修复能力增强
虽然本次疫情所处的基本面不如非典时期,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业整体自动化水平已经远超2003年。
如今中国制造业大部分已经走过自动化阶段,全流程进入数字化。由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第二产业劳动胜率已经是2003年的一倍。同时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社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第二梯队,强于南非、巴西、印度等新兴制造业国家,但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有了机器、网络和软件的支持,中国制造业的抗击打和修复能力都大大增强。
__
对于疫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对中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其不确定性仍然很高。或许目前库存可以帮助世界各地的工厂在短期内继续生产,或许工厂可以找到国内外的替代供应来源,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半成品出口国,影响力不容小觑,完全找到替代供应商绝非易事。可以肯定的是,病毒的影响时间越长,对全球制造业供应链造成破坏的风险就越大,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们,需要共同战“役”,祈盼生活早日恢复如常!